,但这段时间的相处下来,王老师已经把盛泉看作半个晚辈,自然也愿意说几句真心话。“不光是实验室资源有限,导师也不够用,即使学生自己去做项目,一个还没出校又没名气的学生,项目经费首先就是个大问题。”他看着手里的项目书叹气:“像是这份项目书,一看就知道这学生做足了功课,底子扎实,成功的几率绝对很高。”“但是就算是这样,除非她已经打出了名气,或者导师很有名,不然基本不会有人愿意投。”盛泉表示理解,这是肯定的。哪怕人人都知道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但是论投资,比起白板一个的学生,大部分人肯定是选择已经有成果有经验的。投学生,就代表着做好了将所有钱都亏损的打算,谁会这样干呢?就算是超级富豪们想做善事,也会更倾向于直接捐款或者建学校,至少学校建起来了,那是明明白白放在那的,确保能用上的。科研呢?他们也许是很愿意直接捐款给c大的,但直接将钱花在学生项目上,那几乎不可能。因为这钱是真的会打水漂。大把大把的钱撒下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后一场空,对于搞科研来说可太常见了。如果投给学生,就相当于是本来只有百分之六十的几率一场空,直接蹿升到百分之九十。别看几位老师总开玩笑说,一个亿的大投资,他们都心动想抢。但实际上,但凡是明白学生做科研窘状的老师,都知道这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是一次多么难得的幸运。这可是彻头彻尾的公平竞争,只要是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虽然也是竞争力度也很大,但至少,这是专属于他们的机会。盛泉接过王老师手里的项目书,放在了【待终审】那一摞:“情况不会一直都这样的,c大二十年前仪器还紧缺呢,现在不也是只要是已面世的c大都有吗?”她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您且看着吧,c大多天才,只是缺个机会,如果这些天才因为我的投资一飞冲天了,到时候来投学生的企业绝对多到您招待不过来。”这话说的确实没错,企业跟学校合作当然还是为了盈利,如果盛泉投资在学生身上的钱能双倍三倍的返回来,看到有人吃到甜头了,自然多的是人效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