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待会儿好好说,按照我们之前对的稿子说行不行?”但书明白她苦心,点了点头:“我是给你面子。”唐秋水双手作揖:“谢谢大大。”采访重新开始,但书情绪稳定了不少,回答也很配合。采访进行到最后,主持人应黎语所托,问但书“如何才能写出大众喜闻乐见的律政文”。但书摇了摇头说不知道:“这部作品之所以走红,不是因为它的律政题材,也不是因为行政诉讼有多小众,是因为它的作者是但书。如果没有我之前那些作品积累的人气,这本书是不会火的。”但书看得很透彻,也很释然。“太写实太过追求专业性的律政文是没有市场的,这是为什么,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矛盾。”黎语全神贯注地听着但书的回答。“法律是严肃的,复杂的,需要咬文嚼字去理解的。这些特征和网文的要求背道而驰,网文要的是简单,诙谐,可以一目十行的快节奏。”“小说不是教科书,读者要的是爽,不是正确。而且若非法学专业,读者是看不出里面有什么专业bug的,反而还会觉得那些粘了几个法条,写了几个案子,其实概念和法理理解全错的律政文才是专业人士写的。”“可能有点讽刺,可现实就是如此。所以如果执意要较真和写实,那就得做好不被看好的准备,太过玻璃心的话我建议还是放弃这个赛道吧……”一席话,拨云散雾,困扰黎语多时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答,她如释重负地微笑了起来。最后的最后,但书留了一个“但书”,让黎语觉得,日后继续写律政剧本依然有意义:“我们国家有十几亿的人口,总有一个人会站出来欣赏你的。故事本来就是要讲给懂的人听不是吗,哪怕只有一个听众,那也很有意义啊。”-拉秋水宝宝来客串一下下~emmm怎么感觉最后一段写成但书给秋水表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