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连绵,大清朝三年一会的秋闱也在如期举行。热闹非凡的北京城里也多了许多平日少见的学子儒生,人人脸上皆期盼着揭榜的日子。是日,熙熙攘攘的街上,几声铜锣鼓响,男女老少皆拥了过去,但大多数还是那些秀才学生们,终于到了发榜的日子,激动兴奋者,暗自祷告者数不胜数,来到长两丈有余的黄纸黑字的榜单面前。不用片刻,人群中即响起了高兴喜悦的声音,随之而来的一半高兴一半唉声荡漾在街道上空,久久没有散去。在大悲大喜的人群中,一个人却显得出奇的冷静,他的眼神一行行地沿着名字流转,他知道自己会考上,所以他也不担心,也不兴奋。因为从小看着在朝为官的父亲,他的心中也渐渐的向往了那个神圣的地方,索性自己的父亲也有意把自己往官场的路上指引。他从小就聪慧无比,学习东西过目不忘,只需要一遍就能记住,且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家中教习先生也颇为喜爱此子,父亲身边的友人同僚也夸赞他有乃父之风。但是他的性子比之其父更为平冷,为人低调。平素不喜与人交游,整日尽与书籍为伴,许多人甚至不知道他的父亲以前乃是当今天子的侍读学士还是起居注官,深得陛下恩宠,两年前才致仕归乡,享天伦之乐。他的名字叫张廷玉,张英次子。张廷玉一行行往下看去,终于在三甲百名后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他苦笑了一下,不管如何自己是上了榜了。但是这个名次心里却是不肯接受的,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父亲的关系,自己也许在三年前就能参加科考了,可是那时父亲却是主考官,按照历年规矩,主考官的子嗣后辈是不能当年参加科考的,为的是防止有人借人情走后门。而这一次,张廷玉能如愿参加科考了。可朝廷一桩大案惊动四野,皇帝发下谕旨下一年科考凡是官家子弟名次只能位列三甲之后,于是就如现在这样,作为官家子弟的张廷玉也就只能位列三甲了。张廷玉叹了口气,心里也不悲不喜。只是突然想起一件事来,殿试的时候,他好几次感觉到皇帝用一种特别的眼神盯着他,盯了许久,像要把他盯穿似的。可隐约的,他又觉得皇帝好像不是在看他,像是在透过他看一个故人一样,一个感情不一般的故人。张廷玉想不明白,他和皇帝并没有正面接触过,皇上想必也不认识自己,是不是把他当成了自己的父亲了呢?走着神又被吵闹声拉了回来,算了,还是不多想了,先回客栈去给家里报信吧,于是转身离开了人群。……十日前,乾清宫里,玄烨坐在金銮殿上,今天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