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愿意帮着做。郎君以后大可多邀请太子殿下和齐王殿下。”
李建成叹气:“你以为我不想吗,宴会和打猎都要等出孝后。我已经在朝为官,不像二郎三郎,摆一壶白水就敢邀请别人。”
郑氏叹息:“说得也是。”
此事于是暂且搁置不提,先等一年孝期结束后再说。
李玄霸送走窦夫人和李建成派来的人后,拿出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介绍,交给了杨昭和杨暕各一份。
杨昭先粗略看了一遍,然后又仔细观看,并思考这个制度能不能用在太学上。
杨暕则在考虑自己需要花多少钱才能显得特别厉害。
两人看完后,虽然李玄霸自认为做得完美无缺,还是又给了几个版本让两人修改。
杨昭和杨暕争论了一番,最后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小幅度增减了一番,也就是钱财数额问题,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但看两人的神情,都很有参与感。
李世民一边用热帕子敷眼睛,一边想着弟弟的话。
“大部分做决定的人都会为了展现出自己很有本事,明明挑不出毛病也会说重做。所以这时候就要给他们准备上中下三策,让他们自行决定。有的聪明人会把上中下策写得差不多,有的人为了凸显自己真正的献策而把其他两策弄得特别离谱。”
“总之,献策和纳策也是心理博弈,很好玩。”
李世民看着杨昭和杨暕。
显然,弟弟说的话在太子殿下和齐王殿下这里很正确,但他还是认为不对。
他就不喜欢弄这些虚的。赶紧决定赶紧做事不好吗?献一个最好的策就好,免得我还选,选择好麻烦。
李世民辩论不赢弟弟。他将此事压在心中,准备去找房乔和杜如晦帮忙。
再加上一个长孙无忌小挂件,他就不信四个人还辩论不赢弟弟,哼。
资助贫困学子确实只是一件小事,杨昭和杨暕很快就离开了。
走的时候,杨暕非常不客气地把李世民和李玄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