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时监国啊。”
苏威在心里道,何况你重病时太子不在身边,不能及时继位,你就不怕将来江山有变吗?
但他不敢说。
他发现皇帝非常恐惧死亡,只能以太子理应侍疾监国为借口。
可就是这样合适又温婉的借口,杨广也难以接受。
杨广砸了手边所有能砸的东西。这时他身边的重臣却不愿意再像以前那样顺着他的意,就是虞世基等人不提太子的事,也没有与群臣辩驳。
第一,杨广重病,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去。若太子登基,现在谁反对太子来涿郡,肯定会被清算。
第二,现在急需有人监国。这种事谁沾谁死,除了太子。
所以他们都希望太子赶紧来。
虞世基等人也在私下偷偷抱怨。
皇帝病倒,就该太子监国。寻常皇帝重病时恨不得太子连夜飞过来,生怕有权臣借此生事。自家皇帝难道是病糊涂了?
可无论群臣再怎么劝谏,杨广也不肯下旨。
于是朝中事务瘫痪,没人去追逃跑的义军,也没人继续围剿杨玄感。
杨玄感喘了口气后,攻下了渤海郡,在渤海郡站稳了脚跟。
附近零散义军纷纷投入杨玄感麾下,杨玄感的军队瞬间扩充到十万。
他刚缓过气,就带人攻打附近郡县,掠夺物资。
知道不能一战定乾坤后,杨玄感就改变战略,徐徐图之。
屡次战败锉掉了杨玄感的傲气,让杨玄感对李密和李子雄更加信任。
在李密和李子雄的辅佐下,大隋朝廷又迟迟没有反应,杨玄感的势力再次壮大。
杨玄感乃楚国公,大隋顶尖的勋贵。他麾下自然有善谋略、善治理的士人跟随。
当他站稳脚跟,有了据点之后,这些士人立刻发挥出力量。他们整合附近义军,重定法令,打出“轻徭薄赋”的招牌,吸引百姓来投。
杨玄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