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圆眼,有几分可爱,脸上的笑容也亲切可人,正是他挥着手大声喊着元娘。而跟在他后面的白衣少年则一脸慵懒的样子,似是眼睛都没有睁开,晃着手中的扇子,慢慢的走过来。
“四郎、五郎,你们怎么到这里来了?”元娘有些诧异的问道。
蓝衫少年回答说:“二嫂,我跟五郎听说后面的歌姬中,有一个叫什么黛俪的胡姬,唱的极好,长的有趣。我们平时没机会看到她,正准备去寿安堂瞧瞧的!”
今天王家摆酒席,前院后院分开了,前面自有给爷们儿消遣的杂耍班,多是演一些面具歌舞或者杂耍,后院给女眷安排的则是歌舞表演。
四郎五郎都是半大的孩子,唐朝没那么多忌讳,元娘就说:“我也正是往寿安堂去,我带你们过去吧。”
四郎手上捧着扇子做了个揖说:“谢谢二嫂。”
眼睛又一转,落到元娘身后,问道:“二嫂,这位妹妹是谁?”
元娘就把十二娘牵到前面来,笑着说:“这是我娘家妹妹,十二娘。”
又对十二娘说:“这是二叔家的四郎和五郎,王励、王勃。他们二人的才学得了二叔的真传,学问非常好,妹妹若有机会要跟着他们学学才是。”
十二娘这边裣衽拜道:“十二娘见过两位兄长。”
十二娘心中对这个王家五郎好奇极了,他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啊!写了中学生必背的《滕王阁序》的大才子呀!
她努力克制着自己的眼光不去看王勃,仔细的盯着斜前方的地面。
王勃打量了她一眼,就转过头去不理,从始至终未发一言,倒是四郎王励十分感兴趣的问道:“十二娘是从蓨县专程赶来的吗?什么时候到长安的?可去哪里玩了没有?”
十二娘就回道:“来长安有三日了,只是因为我大病初愈,一直在家歇息,今天是第一次出门。”
四郎不免关心道:“妹妹要多将养着,你若在长安久住,我以后带你出去玩,让你好好瞧瞧京城的样子,别跟我那几个楞头楞脑的妹子似的,成天只知道在家里绣花。”
十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