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坐进马车,放下了车帘,十二娘才握着七娘的手轻声道谢:“谢谢七姐帮我遮掩。”
七娘笑道:“多大点事,若妹妹不找我帮忙,只怕我还要怪你见外。”七娘念着十二娘的好,即感谢她送的纭裥绣图册,又感念她帮她拜师进宫,这点小忙自然不在话下。
待到二月十七日下午,科举三场考完,高璞被小厮们架上马车抬了回来,倒头在家睡了一天一夜,除了中途起来喝了一大碗鸡汤,再没下过地。
科举连考九天,身体差一点真熬不下来。大夫人心疼的不得了,亲自去璞园守着,直到高璞休息好了能够下地,才放下心问起他考的怎样。
高璞期期艾艾的说不知道如何,全看主考官的喜好,大夫人不懂这些,又跑去催大老爷走门路。
真要走门路的话,又怎会等到考试结束之后?况且高家在长安的势力极有限,想走也走不通,大老爷无奈之下,只说去王家探探口风,看王四郎考的如何。
就在科举考试完之后,街上各处茶楼热闹起来,有人议论着本届科举的试题,有人猜测着谁能进士及第。而考生们不论自己考的怎么样,都互相结识攀谈,就图以后能多个朋友,甚至攀上一个同科出身的特殊情分。
十二娘也没闲着,时刻打听着各处的消息。
自从杨书谨那天被突然叫回家之后,就再也没来过灼华馆。她被定为太子妃人选的事情虽未下圣旨,但渐渐传开了,许多人家纷纷与杨家走动起来。
七娘听说之后很后悔,说在短短月余的同窗时间里,没抓紧时间跟杨书谨打好关系,她以后可是皇太子妃啊!
十二娘只是淡淡的笑着说:“个人自有缘法,谁知道以后会怎样呢。”
七娘听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也不再抱怨了。
三月三上巳节,万物复苏,春意正浓,是“杜鹃竹里鸣,梅花落满道”的好时节。各家都张罗着摆春宴,长安中的普通人家也会结伴出游,或登山,或戏水,处处都透着欢娱。
杨府如今是目光所聚的热闹所在,上巳节自然要大摆宴席。曹夫人作为杨书谨的恩师,在她成为太子妃的路上给了很大的帮助,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