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一台设备的讲解了。
微电子实验室里的环境与设备,一看就给人以极强的科幻感。去一次实验室,换衣服,戴帽子,手套,除尘,一趟程序走下来,格调都高了不少。
本科生们,就像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一样,什么都不敢碰了。
正好这时候,实验室里有老师在进行操作,大家跟着围观了一个多小时,快到午饭的时候才告辞出来。
————————
下午的时候,张群把人群分成了几个小组,各自进行不同设备和步骤的操作。
项目和内容,早就标准化了,初级的,是自制一个三极管。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功放集成电路。
成永兴也混在人群当中,跟着操练。也许是有了准备的原因,他的上手速度,已经明显高于周围的同学了。
与他情况类似,寒假学习小组的几名成员,不知不觉的就各自成了小组的领头人。寒假期间,成永兴重点学习的内容就是这些实操,相关的概念和名词,这帮人已经不陌生了。
枯燥的上机实践,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尤其是一群人围着一台设备或者仪器的时候。
有心的人,可以抢到机会锻炼,想偷懒或者不耐烦的人,很快就可以找到方法藏起来。更不要说,这次的实践,本来就不是必须。
随着时间的流逝,房间里的人也在慢慢减少,不知不觉间,屋里就宽敞了许多。
这次的培训内容,也是有章可循。两天的流程走下来,一般的学生,都应该会对半导体工艺流程,建立起一个比较直观的印象了。
但这些内容,针对的对象,应该是电子系的学生,按理至少相应的名词和概念都应该接触过了。
这批新生,两天的培训下来,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
有些人,差不多所有的步骤走了一遍,有一些,则彻底的看了一场热闹!
————————
两天的培训结束,到了另一个选择的关口。
一些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