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身份,所以口语优势也应该好好利用。最后让南漪将格局打开,把目光放长远。
这一套说辞让南漪仿佛听到那晚的对话。她问他口中的“格局”是指什么,他直接提出offer——欢迎南漪加入他的会计事务所,并且是墨尔本分公司。
绕了一圈难道只为了说这个?南漪不可置信。
见自己一厢情愿的发言最后只收获了一个客套的“谢谢”,James终于不再陈列自己的观点,最后象征性补上一句:“当然一切还是以你的意愿为主,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激情发言过后又落脚在“尊重”二字,南漪觉得他前后矛盾。即使内心烦躁,她还是简单说了自己的想法,“可能是我没那么远大的志向吧,在咖啡店挺开心的,老板付我比manager更高的工资,让我管店里的订货和出入账,这样也算专业对口吧。”
南漪很少为自己辩解什么,她一口气说了许多,可James却一副惋惜模样,继续劝解她:“你要学着走出舒适圈。”
“舒适圈”,这三个字是南漪经常听到的。
她微信置顶的三人群聊里,从毕业开始就讨论这个问题。只是后来南漪发现“舒适圈”和谈感情的原理相同,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罢了。
于是她问:“我有些好奇,对你来说跳出‘舒适圈’代表什么?” 也许是南漪露出求知的眼神,这大大激发了James的教育细胞。
他说自己在悉尼的会计事务所已经在业内小有名气,于是便毅然决然去别的城市开分公司,他的目光是放眼整个澳洲,而不是把自己的事业锁在一个城市。
不得不说,听上去James的“格局”确实不算小,只是南漪并不感兴趣他的远大志向。对James来说,他的“舒适圈”是悉尼的事业,可在南漪看来,他的“舒适圈”却是一成不变的华人圈子。James的事务所从员工到客户群体都是以华人为主,澳洲本来就是一个不需要会讲英语也可以生存的国家。
然而这种事情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南漪向来不愿跟别人争论出什么结果。
她听完这番长篇大论,半晌后不疾不徐地说:“嗯,谢谢你,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