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地就被称作玉龙邑,后来这块地因为被郯国割让,公孙涵也就失去了采邑。
如今的郯国上大夫,主要靠俸禄,采邑的贴补,每年也是看郯国账面上有多少。多呢就给一点,少呢就不给。
“涵岂敢受此……”
郯国上大夫正要谦虚两句,结果李解悄悄地掀起了盖在托盘上的丝巾,露出了一角,里面全是金饼子。
其实也没多少,也就五块。
不过对公孙涵来说,这已经是巨款。
咕!
吞了一口口水,公孙涵有些尴尬,抬头看着李解玩味的表情,连忙低头躬身:“涵受之有愧。”
“上大夫乃郯国栋梁,可谓当世英才。若是不收……莫非是看不起李某?”
“岂敢?!”
猛抬头,连连摆手,公孙涵上前两步,亲自接过托盘,“既为猛男所托,不敢不受!”
“哈哈哈哈……好!”
李解很是放肆地大声笑起来,然后道,“若非李某身负王命,必要长住郯城。可惜啊可惜,有上大夫这等智贤,却不能从旁聆听,实在是可惜。”
“不敢称智贤,涵不过是海东小人罢了。”
让亲随把黄金拿下去之后,公孙涵也吃不准李解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他听说过不少事情,比如吴王正在讨伐羿阳君姬玄,比如李解在逼阳国大战十二国联军,比如李解此行是要前往莱国。
只是这些事情到底有什么内情,他并不太清楚。
最重要的是,吴国猛男的秉性很怪异,比楚国人还要不可捉摸。
小心翼翼地侍奉着,公孙涵半点别样心思都没有。只想着伺候好了眼前这位大爷,然后盼着这位大爷赶紧离开郯国。
“永浩兄。”
“不敢称兄!不敢不敢……”
公孙涵字永浩,往日里敢在郯国跟他称兄道弟的,一只手就能数过来。不过现在李解这么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