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父兄子侄死在前线,不想着报仇,而是想着跟仇人把酒言欢的?
没有这种说法!
秦国是惨,惨到开年的种子,可能都要绝了,这时候不找补回来,气血两亏,那就是等死。
中下级军官们背后的家族,也都是拼了老命把口粮运到前线,咸阳城是他们的国都,即便是名义上的,可咸阳城,更是前线。
秦国无路可退,因为身后就是咸阳城!
勒紧裤腰带,一天吃一顿,就是希望前线把这场保卫战打好。
结果肉食者们自己拉胯,说要议和?
老秦人怎么可能不发飙?
爷娘齐上阵,死了这么多人,丰镐之地打得连最后一只野生蛮子都没了,最后一颗糜子都被收走,结果就是轻飘飘的一句议和?
那不能!
秦晋两国高层在互相妥协的时候,底层依然在较劲。
为此,双方的摩擦又不得不依靠各自的力量来收束,这就出现了极为诡异的现象,两个霸主级大国的前线部队,纷纷抄家伙拉着自己的袍泽往回走。
秦国不好受,晋国又怎么可能轻松?
即便是魏操亲临,大部分的物资,还是要运往河西和关西的。
组织民夫在秋末的时候,就出现了重大失误,秋收因为民力用得太过,导致秋粮有不少部分,被蛮子也野人偷了去。
魏操并非不知道情况恶化,但原本的计划,是啃下秦国,光复镐京,如此一来,再现东出气势,姬姓依然是姬姓!
可惜,秦晋焦灼了一年多,南方的汉国就在那里大杀特杀。
正常人都不会认为,一个新兴国家可以一直打下去。
然而魏操的战略判断失误就失误在这里,汉国崛起固然如流星野火,可并非是转瞬即逝。
汉国根基,压根就没有放在列国贵族身上。
“新贵”的成分非常复杂,人只要一对比,嘴上虽然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