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叹息,晋国内部的权力分配,终究还是出了大问题。
魏操的大权独揽本身没毛病,但大前提是节节胜利,并且还得是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
对外输出内部压力,然后排排坐分果果,内部矛盾,还是能够延续的。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晋国跟秦国的互殴,哪怕晋国占了上风,但也没有占尽便宜。
秦国,终究还是个西方大国,是在西戎称霸的霸主级大国。
更重要的是,自“吴秦之好”之后,秦国从吴国采购了大量的军事物资,随着子车氏的东行,开辟的全新渠道,更是让秦军武装了一个完整的师。
晋国这个老牌超级大国,面对的绝非是地区小强,是一个地区强权外加偷偷给晋国挖坑的竞争对手们。
伴随着楚国的解体,汉军在打通方城通道的时候,楚国叶氏也是出了大力的。
并非是叶氏忘记了祖先的光荣,实在是现在的状况,哪怕他们号召楚国人一起来反抗汉人,也得有那个资格,也得有那个本钱。
汉国在楚地的政策,和楚国的传统政策比起来,根本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越是原先在楚国内部社会地位不上不下的中等贵族家庭,越是愿意跟着汉国混。
大贵族光靠自身的约束力,已经无法组织更多的有效人口来给汉国添堵。
汉水以东的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助涨非楚国国族的信心,归属感、认同感这种东西,最终还是得看好处的多寡。
汉国甚至可以针对底层农户不抽税赋三年,但楚国哪怕是一个季度都不行。
此消彼长,自然让汉国在楚北地区横着走。
其中更不要说还有斗尊这样的老牌大佬放下脸皮,效仿蔡国老大夫蔡美,尽可能地说服已经没有退路的在外军事贵族,选择跟汉国合作。
这一切的操作,汉国国君李解本人,可能都是不知道的。
他本人压根就不在意这种破事儿,楚国太后玩了个爽,还把她肚子搞大,这事儿就算是画上了句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