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李大人在一旁监工,并未轻松多少。
芸香好几次想进来给苏宛端茶送水,都被门口的官兵拦了下来。也不知是否是她告诉了陈舟行,从某日起,端茶送水的就变成了齐声,那李大人再怎么威风,也不敢拦刑部尚书的人,反而还眉开眼笑地迎着齐声进来,对其嘘寒问暖好半天。
齐声送来的茶水底下,总有芸香放上的几块糕点,还有张记着今日食肆里状况如何的纸条,好令苏宛安心准备宫宴。
临近春节时,元宵宫宴的食单才定下了七七八八,这一入年关,朝廷中事务极多,李大人也回膳部忙碌去了,只留了苏宛自己对食单上的菜肴勤加练习,每日做上个几回,傍晚时分送到礼部去让他过目。
一日,苏宛正闷头捏着酥点,门外有一小二来报: “掌柜的,有位公子点名要吃你亲手烧的菜。”
苏宛头都未抬,回绝道: “去和那公子好生说说,这琼苏楼的厨子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我也传授了颇多,他们烧菜的手艺不会比我的差,让公子尝尝便知。”
“掌柜的莫不是瞧不起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了?如今怕是只有皇亲国戚请得动你,寻常人等都吃不到你的手艺。”
这打趣的声音甚是耳熟,苏宛放下手中的酥点,向门口看去。
只见骆闻穿了一身极为华丽的青紫衣袍,斜倚在门边摇着蒲扇,头上斜插的金簪在日光下散出刺眼的光芒。他这一身做派,着实和平民百姓四个字扯不上边。
苏宛欣然问道: “你怎的回京了?”
“快到新年了,我爹差了八个壮汉到乌庄将我请回来的。我实在是不愿在府中看我嫡兄们与我爹和睦恭亲的画面,便想着来你这琼苏楼看看。”骆闻大摇大摆地走到椅子上坐下,说道, “我看你这琼苏楼比我那玉京酒家还要宾客如云,早知你如此善于经商,我当时就该再多砸些钱,挤掉你做这大东家。”
苏宛白了眼骆闻道: “你可莫要太贪心了,每年你的分红可不少,且自打盈利后,这楼里的花销可都是我出的钱,没拿你分红一毫。”
“啧,你看你,怎的还和我算起账来了。你那分红也没让我腰包厚多少,恰巧够得在玉京酒家门口添几个玉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