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举子围在门前怒骂, 荣昌伯挥剑自刎。
消息传到京中,引起轩然大波。
陆慎如接到消息的当天,脸色便极其难看。
西北传来的信, 眼下不光荣昌伯挥剑自尽,军中损失大将一员。这些书生所为更是全线引爆了军中兵将的怒火。
那日围在荣昌伯宅邸前的书生, 全都被兵将捉了起来, 众将士要处死这些书生仕子为伯爷陪葬,以泄群恨。
西北的将士要杀几个闹事书生泄愤容易,但读书人的嘴皮笔杆最不饶人,一旦引发整个士林的怒火, 又或者引得西北戍关的兵将起了兵变,可就不是能随随便便压下的小事了。
陆慎如知道事情发展下去, 会有多严重。
但他能做的,只有先压住西北兵将的怒火。
不管杨家人如何,荣昌伯这一辈子都为国为民奋战在戍关前线,多少次在生死间徘徊, 以他的功绩, 如今又自刎而死, 合该朝廷下令封赏厚葬。
荣昌伯得了封赏厚葬,哪怕不能尽数灭了兵将们心里的恨怒, 也能消减三分,不要事态再发展下去。
但只他一方尽力没用, 杜泠静提了一句。
“若窦阁老也能不偏不倚、公正对待,或许此事能尽快消停下来。”
陆慎如却摇头, “文人更是盘根错节,相互包庇,他们怎么肯为泄兵将之愤, 将那些举子肃正处置?”
翌日朝堂,只有微弱的文臣声音表示,杨家人如何犯法,应该交由衙门办理,无辜围到有战功的将军面前辱骂,有辱读书人清正之风,合该处置那日的举子。
可惜声音太过微弱,被其他文臣压了下去,窦阁老并无表态。
而上首的皇上一味地叹气,反复说着,“怎么会出这样的事?伯爷战功赫赫,乃是肱股之臣。”
又说,“杨家人也委实不知天高地厚,视王法如儿戏,你也难怪惹得书生愤然。”
如此吵了两日,也没吵出个所以然来。
皇上迟迟无决断,直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