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没法溜走的关宁业出门往严学士府上去。
大冷的天,关如璋坐在马车里,脚下踩着放了银炭的暖炉,手里还抱着个小巧玲珑的汤婆子。
马车里除了能靠坐的小榻,身侧还有个缩小版的多宝阁,抽屉一格一格的,拉开里面装着肉干果干手巾帕子,饿了还能找点儿吃的垫巴两口。
裴元就没这么好的命了,住进关家的第二天就被关如璋这个大舅舅塞了一匹高头大马,供他出行方便。
马是关宁业弄回府的,北镇抚司家大业大身份又特殊,有专门的养马场。
家里兄弟姊妹包括女儿侄女人人都有,就连在任上的关平业他也差人送了两匹过去,也不管这一路上的抛费,早就能再买三五匹好马。
裴元十来岁就会骑马,骑术跟关宁业这样的练家子比不了,放在纯读书人中间就很拿得出手了。
或许是从外表看上去就并不像个文弱书生,关宁业还挺愿意跟裴元这个表弟说话。出府时也不管裴元理直气壮跟在关如璋身后往马车的方向走,就扬声让门房上的小子去马棚把裴元的马给牵了来。
关如璋本不想让裴元骑马,毕竟过完年就是春闱,万一骑马摔了怎么办,就是不摔万一吹了寒风病了怎么办,这时候可不能出意外。
听了这话,关宁业忍不住嗤笑一声,也不说他爹过于小心得有些杞人忧天,只说严大人最爱风流人物,最崇盛唐之风。
表弟生得这幅好皮相好身段,骑着高头大马去拜见严学士,跟坐在马车里过去那能一样吗?
再说了春闱前的举人们谁不想方设法给自己造势,有到处登门送自己的诗集词集的,也有天天以文会友到处交际的,还有托关系找门路,想法子往大儒、大学士门下拜的。
有些人都不用真的拜师,只需某位大人收了他的文章草草点拨两句,就能自认做学生说得人尽皆知。
裴元诗才不行,这次来京城还带着妻女,想要去谋一个风流才子的名声怕是难了。还没在京城会会同窗就住到府里来,就差没在脑门子上刻下关家二字,再想投到别家门下那更是白日做梦。
既已然选了这条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