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诡的是,卡拉苏克文化的强盛,竟然间接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卡拉苏克人能够与商朝人互相交流,这意味着两个政权之间的空间里已经填充了足够多的族群,他们充当了远距离文化交流的接力手。不论是中国北方地区还是蒙古高原上,都有许多族群生活,他们彼此之间或战或和。卡拉苏克人扩张,势必引发一轮族群大混战和大迁徙。
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推倒第一张骨牌,就会引发一连串骨牌倒下。当卡拉苏克人驾驶着战车向南、向东挺进时,原本生活在北疆草原的那些阿尔泰部落在压力下往东南方向寻找生存空间,于是又挤压了盘踞在新疆东部、甘肃西部的古羌人部落;古羌人部落又把这种压力沿着河西走廊向东传导,影响了甘肃东部和陕西的各个族群。在那些族群中,有一支就是周人。
史书记载,周人早期生活在“戎狄之间”。按照商朝人对外部族群的定义,西边的族群曰戎,北边的族群曰狄,周人恰好就位于西北方向上,最初可能活跃于甘肃东部到陕西西部一带。史书还记载,周人的早期首领古公亶父因为族群受到戎狄各族群的威逼,率领部众从豳这个地方向东南迁徙到岐山下的原野,这就是所谓的亶父迁岐事件,从此周人的历史翻开新的篇章,在岐山下的周原逐渐壮大自己。再然后,周人挥师东进,在商朝因为与东夷作战而耗尽精力、后方空虚之时,周人带着与戎狄交往而获得的青铜武器、马拉战车,偷袭了商朝的都城朝歌,竟然一战定江山,消灭了强大的商朝,以“小邦”克“大邦”,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朝代。
史书的记载透露出当时族群大迁徙的秘密。从卡拉苏克人、阿尔泰部落、古羌人、周人再到商人,军事压力从南西伯利亚的米努辛斯克盆地释放出来,层层传导,最后压向了中原地区。南西伯利亚的卡拉苏克举起青铜刀剑隔山打牛,中原地区的600年商王朝轰然倒地。
草原上的一只蝴蝶轻舞自己的翅膀,万里之外的中原掀起了一场改朝换代的血雨腥风。
周人推翻商朝后,继承了商朝的青铜文化,并在青铜铭文上标榜自己的祖先是如何的贤能,自己的族群是多么的伟大。但是,不论周人如何在青铜器上粉饰自己族群的早期历史,抢占道德制高点,都不能否认他们的族群源头应该也属于戎狄之一,不能否认他们在西方传导的军事压迫下向东寻找生存空间的事实。好在他们的东进成功了。
从克里木齐人南下罗布泊到周人克商,大约1000年中,“西域争霸”的基本态势是草原族群占优势,他们往往来自西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