骞出使西域,凿穿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阻隔,汉朝开始对西域各国包括精绝国产生影响力。
从基因型上讲,精绝国人群有着西方的基因型,与汉朝的东亚基因型是不同的,但这并不妨碍精绝国与汉朝交好。那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的皇家织锦,很可能就是汉朝赠送给精绝国国王的礼物,被精绝国王室视作具有压制敌人的神秘力量的物品,在去世时也要带入地下随葬。
那么,要征讨的“南羌”又是哪里?
南羌,也叫南山羌。所谓南山,指的就是昆仑山。张骞出使西域回到汉朝后,向汉武帝汇报说黄河的源头就在于阗国,而上古传说中的昆仑山应该还在更西边。根据河流发源于于阗国的山脉,刚好于阗国又出产玉石,与古籍中记述的昆仑山很吻合,于是汉武帝金口玉言,宣布于阗国的南山就是昆仑山。
现在我们知道,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并非昆仑山,而古籍记载的传说中的昆仑山,虚无缥缈,不能深究实际对应的山脉。当时的张骞与汉武帝并没有今天我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判断有误不足为怪。汉武帝定名的昆仑山倒是一直流传至今,指代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一线高大山脉,在那时,西域绿洲国家习惯称呼其为南山。
南山羌就是昆仑山上的游牧族群。从族源来说,南山羌很可能来自古羌人部落,并融合了周边其他部落的部众。南山羌曾经蛰伏于汉朝的羁縻之下,后来试图北渡湟水寻找合适的土地定居而发动了叛乱,其背后也许有汉朝的死敌匈奴的支持。公元前61年,汉朝大将赵充国以70岁高龄率军出征,征讨反叛的羌人,临行之前,汉宣帝赐书“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先讨个好口彩。赵充国很快平定了叛乱,然后又积极地在当地屯田,使当地长治久安。
所以,绣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的织锦,很可能是这次胜利后制作的“宣传品”,然后礼赠昆仑山附近的绿洲国家,精绝国获得了一件。
精绝国国民属于欧亚大陆西部基因型,那么南山羌人是不是属于土生土长的欧亚大陆东部基因型呢?也未必。古羌人及其直系后裔基本上属于欧亚大陆东部基因型,但南山羌人不仅继承了古羌人的基因型,他们可能还融入了另一支重要族群—小月氏人的基因,而小月氏人是有着欧亚大陆西部基因型的族群,因此历史上的南山羌可能是东西合璧的,族群与基因是融合的。
匈奴和它的草原敌手
既然有小月氏,那就还有大月氏。既然谈到月氏,那么我们可以正式引出秦汉王朝的死敌—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