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第一波打击造成的损失,先发制人。
其实这些史家说得都不对,如果以“开火”来衡量,其实最早的战争发生在海底:在开战前,几乎所有美国出海的核潜艇,都被中国已经无所不在的海洋“格栅”监控网发现了,而每发现一艘美艇,中国海军就会调集更多的监控力量,保证“上钩的大鱼不脱线”,所以当发现有美军潜艇试图提前开战,例如他们打开了导弹发射筒,海军就会主动激活各种无人智能武器系统,提前将美军核潜艇击沉。
这是武器性能的天堑之差,美国本来唯一可以凭借的优势,就是核潜艇的隐蔽性,但在中国建立起这个覆盖全部海洋的临时监控网后,美军核潜艇部队,就失去了生存和作战的基础。
其实在中国发射emp前,美国就已经没有出海的核潜艇,能够生存下来了。中国海军那些负责的家伙,想功劳都想疯了,反正马上要打,谁他妈的会这样老实到变成傻逼呢?即使美军核潜艇没有开火的迹象,也要指鹿为马,说成是老美这帮家伙心怀叵测,意图提前攻击我方,不干他们,对不起十八代老祖宗。
无论如何,“正式的战争”,是从中国从太空发射emp脉冲弹开始的,美军十分警醒,其主要的反击手段,大量的洲际导弹在打击到来前,就已经升空,他们也有部分能够预防电磁脉冲的战机升空,但事实证明,高防护性的洲际导弹,确实没有受到emp的影响,但那些所谓能够抵御电磁脉冲的战机,大量地被损毁,除了在emp爆炸边缘,脉冲能量已经衰减到一定程度,战机才可能不受影响。中国的emp的威力,远超美国军方的想象,美军自己,只能通过核爆炸,才能形成如此强度的电磁脉冲。
每一枚超级emp落下来,爆心周围至少8001000公里的半径内,美国大部分的电路一起失效,整个美国在5分钟之内,就已经变成了一片漆黑,现在只有少数的军用和政府系统,通过完全有线的连接,才能保证通讯和其它应用。此前以为有“抗电磁脉冲”能力的无线系统,超过95%以上,都没有能够抗得过去。
来自太空和“两洋”海上的连续不断的远程打击开始了,美国大约有1.7万多个军事为主的目标,是中国意图要消灭的。这些目标包括军事基地、军火库、维修基地、移动中的军队、军火公司和生产厂、核武器场所(包括地下井)、怀疑的生化基地等等,cfia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