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地府,我定要问问,究竟是我们这些平凡之人做错了什么!’言毕,他便决然向后院走去,想要投井自尽。”“那夜的月光十分皎洁。张姓书生愤然走到井边,看到井水中清晰地映着自己的影子。他对倒映在水中的自己吼道:‘你不过是一道虚影罢了,竟敢嘲弄我?’。没想到,水中的倒影竟开口问道:‘你可知,雨水为何是自上而降?’。张姓书生拾起一片瓦砾,猛力投向水面,怒道:‘我已决意离开这俗世,这时还需探究天地之理吗?’。出人意料的是,水中的倒影没有因水面的涟漪而动摇分毫,依旧静静地重复着那个问题。张姓书生疑惑地凝视着水面,最终低声答道:‘雨水滋润万物,顺应天地之理,使得万物得以生长。雨水自上而降,是天道对万物的恩泽’。”“那水中的倒影又问道:‘天地间变化莫测,你可知,何为恒常之理?’。张姓书生沉思片刻,答曰:‘虽天地变化,但人应以‘仁义’为本,持中庸之心。恒常之理不在于天地的变化,而在于对内心理想的坚守’。”“最后,那倒影问道:‘人生之于世,岂可不问其根本之义?你可知,生命之真义何在?’。张姓书生陷入深思,枯坐井边,待天边微光初现,方才颤声答道:‘古人云:‘知命者不忧,达观者无愁。’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方能求得生命之真义’。说罢,书生面颊流下两行浊泪,感叹道:‘我读书三十余年,竟未曾领悟此等简单之理。昔日仅知苦读书,终究不过为考取功名、争名夺利罢了!若此乃所求,岂能有所成就?’。张姓书生此时也没了求死的念头,而是重振精神,不再打算继续执着于考试了。”“忽然,水中倒影开口道:‘你已回答我三问,我亦可答你一问。我无所不知,你心中有所疑惑,尽可问之’。张姓书生苦笑道:‘若如此,我是否会高中榜首呢?’,水中倒影道:‘你将来必中举’。然而还未等他详细问,天边初升之日已至,水中的倒影也变得模糊了。自那以后,张姓书生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他不再夜以继日闭门苦读,而是出门谋生,助妻共维生计,闲暇之余备考。没曾想,次年他果然考中秀才,而三年后更一举夺魁,考中举人。”“张姓书生欣喜若狂。中举后,他不再继续赴试,而是当上了当地的县令。人们在他的治理下安居乐业。张举人的名声远播,成为地方治政之模范,许多官员与学者纷至沓来,慕名学习其治政经验。而他虽享声誉与权位,却始终关爱妻儿,礼贤下士。同时,他与井中人对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