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又何妨?相反,要是胜算不高,则就算战争再怎么迫切也要设法避免。
众臣正想:“兵部这么说,那多半是偏向于开战了。”兵者国家大事,最是凶险难测,就算是强弱悬殊的战争,若要想说“没把握”,都不会找不出理由来的。
不料张经忽而又道:“谭侍郎说若是开战,胜算甚大,但那也是就没有意外的情况而言。此战成败,尚有两点顾虑。”
朱载垕忙问:“哪两点?”
张经道:“第一是天意,海上往来,要看天气,当年蒙古征倭,就因一场海风无功而返。第二则是库财了——这场仗要打下来,用钱便如流水,这就要看国库是否有钱支撑到最后,若是财用不足,则就算前线将士用命,也有半途而废之虑。”说到这里他看了张居正一眼。
为何张经不看户部尚书赵贞吉,而望向张居正?因张居正乃是分管户部的内阁大学士。
在内阁五个大学士里头,吊车尾的张居正资历最浅,虽然他和李彦直是同榜进士,但李彦直有实打实的军功摆在那里,张居正虽也有功劳,却多是辅助性,以此入阁其实有些勉强,就是部臣中也有不少人资格比他老,位望比他高,只因满朝皆知“他是李彦直的人”,所以谁也不敢小瞧于他。
这时见张经把他推了出来,廷臣中的墙头草就都想:等张居正一表态,话就好说了,因张居正的态度,多半就是李彦直的态度。
哪知张居正还没说话,户部尚书赵贞吉先站了出来,却只是回顾户部左侍郎魏良弼问:“如今太仓存银,尚有多少?预计明年结余,当有多少?”
群臣见户部尚书居然抢大学士的话头,先是一奇,随即恍然。原来张居正是嘉靖二十六年进士,赵贞吉却是嘉靖二十年及的第,比张居正早了整整两届,大明官场资格老也压死人,张居正虽然入阁又兼管户部,但户部尚书赵贞吉却从来就看不起他,认为这小子是抱了李彦直的大腿才升得这么快,对他素来爱理不理。
张居正却也没什么表示,只是微微一笑。
魏良弼道:“太仓存银,尚有五十万两,因南洋平定以后,各处开销甚大,户部各司会记以后预计:明年非但没有结余,还得亏空三十万两。”顿了顿又道:“此外,因我们与佛郎机开战,估计明年从佛郎机流入的白银会暂时断绝,接下来几年,我们的银根怕会很紧。”
开海以后,大明精英阶层对通货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已经自觉地意识到白银的流入对国家经济影响甚大的原理了。
赵贞吉便转向天子奏道:“启禀圣上,如今太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