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齐老三才说起正事,引着李善、马周等人绕到村侧,这是一大片空地,原先应该是良田,不过废弃多年,长满了野草。
“已经建了一窑。”齐老三介绍道:“小人派人探查过,这一片土都能用,再往西有大片煤渣,距离县城也不远,交通还算便利。”
抵达代县之后,李善就知道第一件事就是建窑烧砖,县衙倒是无所谓,自己的住所也不急于一时,但亲卫住所、护兵要用的医署,都迫在眉睫,更别说自己将来的计划都要用上大批的红砖。
“至少十窑。”李善想了想交代道:“制胚和烧砖分开,不要在一处,前者可以雇人,后者尽量自己动手。”
“是。”齐老三点头道:“暂时都是自家兄弟动手。”
人口缺失,李善虽然有目标,有计划,但这是一时半会儿难以解决的……至少要等到这次马邑一战的结果出来。
李善一早就遣人买了十口羊,索性就在庄子里吃了饱,又一同祭月,直到月至头顶,才和马周踏上归途。
驿馆的堂前,李善将周氏、小蛮赶去睡觉,又让赵大等人守在门外,才正襟危坐,延手相请,与马周相对而坐。
“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李善轻声道:“宾王兄有何顾虑,还请道来。”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中秋(下)
虽然堂前狭窄,但仍有小小天井,月光倾泻而下,正照在马周的侧身,微妙的反差,将李善整个人隐入一团黑暗中。
马周一边细说,一边留心打量,黑暗中的李善显得有点心不在焉,甚至几次目无焦点的盯着某处。
“爵封县公,身为百里侯,肩负重责,却与突厥通商,一旦事泄,万劫不复。”马周有些焦急,劝道:“代县之今日,非君之过,何至于暗通突厥?”
不干事就不会出错,如果只负责伤兵营,即使不能分润军功,也至少能全身而退……这是马周的想法。
最关键的是,李渊自晋阳起兵就臣服突厥,赠送金银丝绢,其实就是贿赂,后李唐建国还曾经在灵州、代州与突厥互市,但很快战事连绵而起,刘武周、吕崇茂、苑君璋连接而起,而且还是得到突厥支持的,这导致互市只维系了很短时间。
再之后处罗可汗病逝,颉利可汗上位,年年南侵,李渊在武德五年正式下诏,绝突厥互市……换句话说,和突厥通商,那是犯法的。
“阿堵物虽好,但君年未弱冠,大好前程,何必……”
“呵呵,呵呵……”低沉的笑声在对面黑暗中想起。
李善上身微微前倾,面孔在月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