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若隐若现,饶有兴致的盯着马周,“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宾王兄却只提前者,不言后者。”
“世人皆言,李怀仁以仁义为先,宾王兄却道某好阿堵物?”
看马周默然无语,李善轻叹一声,心想真不愧是青史留名的白衣卿相,居然能看得穿这一点。
的确,来到这个时代,李善总觉得,兜里不满就有朝不保夕之感。
但这一次,真的不是!
李善长身而起,面容严峻,挥袖道:“此番赴任,绝不能无功而返!”
“即使前路坎坷难行,即使艰难困苦,但也必要奋勇向前,踏破此关!”
“若碌碌无为,圣人何以视之?”
“秦王何以视之?”
“裴世矩如何视之?!”
马周仰头看去,月光映在李善的脸庞上,眼神中是不容置疑的坚毅。
“建功立业,男儿之志!”李善声音放轻,但节奏加快,“代县百废待兴,却如同白纸,任吾挥毫!”
“天下还有第二张这样的白纸吗?”
如果说去年在山东是被逼的,但这一次,李善已经做好了准备……至少心理做好了准备。
在这样一张白纸上挥毫泼墨,以此为进身之基,以此得满朝盛赞,以此得李渊、李世民的重视,也要以此给裴世矩一记让整个河东裴氏都牢牢记住的耳光!
这时候,马周幽幽道:“若马邑战败,突厥破雁门,如之奈何?”
李善霍然转身,狠狠瞪着马周……这种气氛,说这种屁话,有意思吗?!
如果突厥大军破关而入,李善就算会撒豆为兵,呼风唤雨都没鸟用……只能灰溜溜的南窜。
如果那样,李渊、李世民未必会在意,朝臣也知道这不是李善的罪过,但裴世矩就有了施展手段的空间。
李善相信,裴世矩将自己丢到代县,绝不会没有后手。
马周干笑了两声,“既然如此,那请怀仁细述。”
“其一,并非仅与突厥通商。”李善没好气的坐下,竖起了食指,“商队出雁门,入朔州,西行入草原大漠,北上往云州,如何能说是与突厥通商?”
马周眉头微蹙,“如今虽高满政举朔州来投,但局势未稳,朔州往西往北都是突厥……”
说到这,马周顿了下,才低声道:“怀仁之意是铁勒诸部、契丹、靺鞨、奚族?”
“前日曾言,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李善失笑道:“难道要将整个代州为其牧场?”
李善加重语气,“宾王兄忘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