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1

字:
关灯 护眼
御宅书屋1 > 医汉 > 第226节

第226节

, 哪怕知晓后世记载中的一切, 他一个局外人也做不了什么。

就好像给人治病, 你告诉了他这病不治疗会发展成什么样,可他偏不听, 既不肯好好喝药也不肯改掉不良生活习惯, 那你就算是再好的医家也莫可奈何。

患者不配合, 你能有什么办法?

要不扁鹊怎么没治好蔡桓公呢?

见杜甫忧心忡忡, 霍善积极地给他提建议:“实在不放心,你平时就多骂骂他。”

杜甫确实挺爱干这事的, 安史之乱后他每到一个地方就写诗描述一下当地的惨况,可见他这人很擅长戳人痛处。只是他如果被朝廷收编了, 恐怕就不能这么自由地创作了。

像苏轼当初在新法推行期间也爱干这事, 每到一地就写写新法落地过程产生的问题。新党恨他恨得牙痒,专门给他炮制了乌台诗案。

可见在体制内写这种东西是有生命危险的。

不过杜甫暂时应该没有这个烦恼,因为他目前是连通霍善这位“小神仙”的唯一枢纽,就算他写个千百首诗, 李隆基估计也不会处置他——杜甫说话再不中听, 还能比霍善当面说他们父子俩是安史之乱大功臣来得猛烈吗?

又能骂他, 又能不被杀,听起来是不是很愉快!

杜甫:?

这建议莫名感觉……很是舒爽。

他这次接受皇帝直聘, 当的依然是后来房琯举荐他当的左拾遗。官不大,属于谏官行列,有事没事在御前劝谏几句的那种。

说起来这位举荐杜甫的房琯在安史之乱中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想要效仿前人来个出将入相,毅然请求让李亨放他带兵去收复两京。

可惜他平时爱好文学,招揽的全是酷爱吟诗作对的文人墨客(比如杜甫),军事水平十分有限,作战经验基本为零,王师在他带领之下败得极其惨烈,眨眼间又霍霍掉几万兵马。

只能说房琯本人敢上书请缨,李亨也真敢放他上阵,也不知该不该夸他们一句“胆子真大”。

唯一可惜的是听他们瞎指挥上阵送命的那些将士。

总而言之,安史之乱中李隆基父子以及朝中上下的一系列操作属于有识之士连夜辞职隐遁的那种(比如与李亨少年相识的那位知交兼智囊李泌)。

杜甫好不容易当了官,举荐人却是这么一位人物,后半生为何会颠沛流离就很容易理解了。

如果可以只骂人不承担后果,倒也不失为一种美妙人生。

杜甫很矜持地说道:“我也不是全都骂,该夸的时候还是会夸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发sao被干透的美人们【NPH 高H】 每天都在挨cao中醒来(futa) 赵旭李晴晴 女神的上门豪婿 豪婿韩三千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