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气,白居易这一支诗笔,太利;楚棠的偏向性,也太过明显。现在天下万民都读到了这些诗,会引起怎样的震动,连他也未必能尽数预料。
微微坐直了身子,刘彻沉声开口:“诸卿,立乐府采诗一事,可还有疑?”
立乐府,采诗歌,观政得失。
群臣叩首:“陛下圣明,臣等请立。”
唐朝,皇宫。
李纯阴沉着脸,神色几经变换。一旁被叫来商议削藩一事的武元衡和裴度面面相觑,他们知道皇帝的性子,白居易这些诗无异于指着陛下的鼻子骂,陛下……未必能容他。
但是平心而论,武元衡和裴度也是正直忠实的良臣,他们对朝中弊政同样深恶痛绝,也想为百姓谋福祉,对白居易这样直言不讳的胆色,他们心里是佩服的。
对视一眼,武元衡率先拱手道:“陛下,白校书亦是一片赤心为民,他对国事直言不讳,正说明他对陛下忠心耿耿啊!”
李纯看了他一眼,意味不明道:“水镜中说,你二人有诗人唱和之谊?”
武元衡的心一紧,神色愈发谨慎:“臣与白校书相交,只在诗文。白校书以诗作讽,上承诗教遗风,其意是为佐陛下成为西周文、武那样的圣王;臣主削藩,亦为陛下计,为大唐江山计,此意,惟愿陛下听之。”
一番话说得言辞切切,李纯审视着面前的臣子,他对武元衡尚是信任,真正恼怒的是白居易不管不顾的诗文利笔。
眉色微敛,他挥了挥手:“免礼吧。”却是并没有表明对白居易的态度。武元衡心中思量,犹欲进言,被一旁的裴度拉了拉衣袖。
切勿操之过急,触怒陛下。
小院里。
白行简怔怔无言,良久才回过神来,忽然对着自家兄长拱手一礼。
“诶,知退,你这是做什么?!”白居易慌忙拉住他。
白行简正色道:“兄长赤心,弟实在感佩。”
白居易摆摆手:“我等读圣贤书,便承兼善之志,言我等所当言,但求问心无愧罢了。大唐有煌煌太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