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业,又有永徽、开元之盛,而今寥落,我每思之,未尝不痛心。以诗代言,将民困上达天听,期大唐能重振伟业,便是我所能做的了。”
“我知兄长倡乐府之志,只是仕途难料,”他眼带担忧,“兄长所行,并非坦途。”
白居易闻言倏然沉默,是啊,在楚棠所见的史书里,他不是已然因言遭贬,最后泪湿青衫了么?
咸阳。
嬴政暗自沉思楚棠所说的政体优越性,仅仅远低于他国的学习之资,足以构成所谓的优越性么?他心下微沉,直觉告诉他,这个答案他还是不知道的好”
第59章 琵琶行9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时代的变化往往会影响文学风格,白居易之形成重写实、尚通俗的诗风,固然有自己的审美追求,也和社会风气密不可分。
安史之乱后,唐朝衰弊,社会矛盾进一步尖锐,故而讽喻之篇渐多,白居易是写实派的集大成者,但他也有诸多前辈同人,比如顾况、元结,再比如前面提到的杜甫的粉丝张籍。】
被点到名字的人纷纷抬头,想借后世一眼,看自己的模样。
【元结,天宝十二年中进士,曾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的叛军,保全十五城。】
尚未参加科考的元结一愣:?!!我有这么厉害?!
未央宫。
刘彻听到这战绩有点麻,听意思元结是个文人吧?你们唐朝的文人这么猛的吗?!
太极宫。
李世民闻言也是面色稍霁,虽然有昏君奸臣,但他的大唐还有杜甫、李白、白居易那样的文人,有郭子仪那样的将军,有裴度、元结那样的臣子,这是大唐的幸事,也是百姓的幸事。
但是……想到这么好的人才却不被当位者珍惜,李世民禁不住又是恨恨,很好,又想骂孽孙了。
唐朝。
唐肃宗李亨敲了敲桌面,天宝十二年,他父皇的进士,没关系,现在这个人才归他了。他冲侍臣招招手:“去,让人查查,这个元结是何方人士。”
&em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