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字眼看,如果没有特别关乎死者体貌或死亡状态的,她均撇下,有些诗句通俗易懂,她便快速浏览完,简单分了个类。
在浩瀚的文字里寻找凶手信息,无非是期望从中找出是否有人曾表达过杀人的意图,或是否有渲染仇恨、极端思想等负面情绪的字句。
苏雅偶尔会指出一两句,如“冰冷的世界,行尸走肉的人在跳舞……”或“今夜我为生存在这片土地的人羞耻,我恨他们的冷漠……”诸如此类有报复社会倾向的句子。石秦也会认真地一一登记下,大声盘问宋聪,写诗的人真实信息。
可焦棠不认为两起案件与报复社会有关系,因为它充满隐蔽、神秘的气息,凶手试图向公众表达的情绪与想法,并不是强烈的抗议,而是一种近乎冷静的感受。
无奈大部分学生的诗作都有经天纬地的魄力,对社会、对国家、对教育体制、对文学,都有严苛的想法,于是表达出来的就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愤怒。表面上看,确实有“报复社会”倾向,可本质上只是一种知识分子的“尖酸刻薄”,一种别致的历史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