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不得快点把他打发走。
瑞澄亲自登门拜访,客气地许诺端方,把第三十一标和第三十二标的鄂军给他带去四川。
这两标是湖北新军中的精锐部队,配备有大量的西洋武器。
同时保证入川鄂军的后勤供应,如果后续需要增加兵力时,还可以陆续加派鄂军入川。
端方这才有了底气,高高兴兴地带领两标湖北新军,约两三千人的精锐部队,经陆路赶到宜昌乘船。
从长江星夜兼程西上,浩浩荡荡,气势汹汹地从水路开赴四川,赶去成都戡乱灭火。
这次端方有了军队撑腰,心想夺取四川总督已不在话下。
他迫不及待地伸手要四川军队的指挥权,在宜昌就以“四川最高统治者”的口吻,向四川官兵发出《告示》。
要他们都听自己的指挥,并将《告示》四处张贴。
声称:“朝廷派本大臣来宣布德意,又派本大臣来管四川全省的兵……川省若仍旧乱闹,滋出事来,只好照匪徒一样重办。”
可是,从长江坐船逆流而上,船行十分缓慢。
当运兵船进入长江三峡航段时,船行更加艰难。
端方也是走了霉运,因为当年长江上游大旱,江面不断退缩,河滩大部分已干枯。
三峡航段本来就多礁石和险滩,现在哪里还能行船?
面对朝廷接二连三下达的催促令,端方在船上急的团团转。
他派人找来大量的纤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每天拉行不过几里水路。
运气好时,也不过上行十几里。
端方的湖北新军迟迟不能入川,急煞了处于烈火炙烤中的赵尔丰。
有人给总督打小报告,说端方因畏惧保路同志军,故意慢腾腾地拖时间,其实他不想进四川。
还听说他一路上欣赏三峡风光,悠闲地在船上吟诗作画,把入川镇反当成了一次旅游。
说实在的,端方也是有意在拖延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