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等赵尔丰彻底垮台,朝廷正式任命他当四川总督那一天。
赵尔丰听了报告后气得吐血,他愤怒上奏朝廷,要参掉端方的铁路大臣职务。
端方接到朝廷的严令斥责后,急得豆大的汗珠直往地下掉。
同时对赵尔丰反过来弹劾自己,恨得咬牙切齿。
端方决定分兵,以少部分军队作先锋,令他们翻过巫山山脉,从旱路去成都。
可是入川的旱路都是崇山峻岭,行军难于上青天。
再说了,湖北新军也不愿意急急地赶去送死,他们宁愿如蜗牛般在大山里爬行。
赵尔丰眼见成都被保路同志军围困,外省的援军久久不到。
决定派统制朱波澜和提督田武魁,率领清军精锐部队打开南门,冲出同志军的重围。
企图南下占领战略要地新津县城,以便打开往南或往西的通道,为自己和清军拓展生存空间。
那天,田武魁和朱波澜各带一万五千精兵,做好了出城准备。
赵尔丰一声令下,安装在南门城楼上的数十门火炮齐声轰鸣。
清军突然打开南门,三万精锐部队从南门冲出去,快速向南郊突围。
川南同志军统领侯宝斋,早已在南门外布置了三道防线:
侯宝斋亲率南路同志军组成第一道防线;
刘自强率领原红灯教人员组成第二道防线;
双流及邻县同志军组成第三道防线。
各路同志军在南门外死守阻击阵地,清军发起数十次冲锋,同志军的阵地多次失而复得,双方形成了拉锯战。
川南同志军与清军在南郊,相持近半个月。
终因民军的武器落后,后勤供给跟不上,人员伤亡较大等原因,三道防线最终都被清军突破。
侯宝斋不得不下令川南同志军撤出南郊,退回到双流和新津县城一带布防。
各位看官,新津县城是成都西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