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左丞应该见过我让那些屯户们做的每日记录,正是为了方便时时往回看,为下一次的改进做基础准备。”
魏徵现在已经是尚书左丞。
他对着李世民点了点头:“的确,当时臣还觉得有些讶异,连每日气候如何,浇了多少水都需要详细记录在案是否过于繁琐麻烦。”
李世民也觉得讶异,没想到他这地居然种得这么细致。
周自衡笑道:“这就是试验田的意义所在了。”
他将自己当时对试验田的一些设置娓娓道来,忽然就理会了之前徐清麦和自己说过的话——她从姑苏回来后,说与名医们谈医论道就像是毕业答辩,他现在感觉就是如此。
好在,这“毕业论文”的确是他亲手所写,无论对方提什么刁钻的问题,他都能回答得出,而且逻辑严密。
听到后面的时候,李世民的眼中已经带上了赞赏之色。
“橘生南方则为橘,橘生于北方则为枳。”他对房玄龄等感叹道,“种田如此,其实朝廷的政令又何尝不是如此……”
如今,他倒是完全认同周自衡所说的“农学也是一门学问”这个观点了。
李世民敲了敲自己案几上摆放着的那一堆奏折,这些都是之前润州屯上报来的公文,以及魏徵当时在江宁县“调研”后写下的文章。
他沉吟了一下,问道:“周十三,你对江南怎么看?”
周自衡心中思忖皇帝是要问江南的农事怎么样还是问江南怎么样?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可大了。不过,他觉得自己现如今还是不要贸然的指点江山,便老实的从农业的角度来回答:
“江南之地,现在还没有大面积开发,不过微臣觉得,若是能够勤修水利,围垦造田,不出十年,它必然会成为膏腴之地,天下粮仓!”
李世民有些动容:“天下粮仓?”
这是让每一个皇帝都会在意的字眼。如今的天下粮仓是和河东和山东之地,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地的士族地位高,被争相拉拢。他们手中有粮,自然就有人!
可如今,一个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站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