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黎族人民生产的黎单、黎饰和鞍塔在那时闻名内外,棉纺织技术相较于其他地区十分先进,黄道婆吃苦耐劳又聪明勤奋,虚心向黎族同胞学习纺织技术,日夜练习,精进工艺。
她本就擅长织布,现在融合了黎汉两族人民的纺织技术的长处,成为了一个在当地大受欢迎的纺织能手。
赵匡胤也对黎族的手艺有所耳闻,此时忍不住叹息:“竟是如此。”
听了黄道婆的事情他越发愧疚,也就越发想要赶快回到自己的朝代,把那个生下一群孽种的赵光义给掐死。
都是他造的孽!
赵匡胤早在昨天晚上便在史书上看到了杯酒释兵权带来的深远的影响,进行了自我反省,并且决定等到回到宋朝之后便召见大臣商议更好的方法。
但带给这个国家更大危机的,绝对是那些脑子好像长脓疱的软骨帝王——全是赵光义的种!
他会自己赎罪,赵光义这个混蛋也绝对逃不过!
正在看天幕不知危险正在逼近的赵光义莫名的背后发凉。
他伸手挠了挠,奇怪的给自己披了件外衣。
真是怪了,这个月份的天怎么还冷呢。
“可她成为了纺织能手,海南那块地方和其他地方的联系又不紧密,这怎么能算她推广了棉花呢?”刘彻追问道。
徐雪筠诶呀一声:“这不是还没说完吗?”
因为黄道婆重返故乡了。
在和黎族人民生活了三十年之后,她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三十年过去,植棉业已经在长江流域普及,可纺织技术仍然很落后,黄道婆就像是当时毫无保留教给她的黎族人民一样,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几十年的纺织经验和织造技术传授给了故乡的人民。
并且她不只是教授纺织技术,她还着手改革出一套赶、弹、纺、织的工具。
“有去籽搅车,弹棉椎弓,三锭脚踏纺纱车......”她的发明有很多,徐雪筠怕遗漏就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