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掰着手指头数着。
当时淞江一带用的都是旧式单锭手摇纺车,效率十分低下,要三四个人纺纱才能供上一架织布机的需要,黄道婆经过反复试验,和木工师傅一起把用于纺麻的脚踏纺车改成三锭棉纺车。
“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呢,而且操作也很省力。”徐雪筠又忍不住为她感到可惜了,“她要是在现代,一定会是一个很好的设计师和工程师。”
一想到这样的人,要是没有那次的逃离,说不定会一辈子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毒打与欺压中,徐雪筠就忍不住为古代的女子而感到难过。
她叹了口气,接着讲道:“她还总结了一套先进的织造技术,‘错纱、配色、综线、絜花’等,很多到现在人们还在使用,所以她无论从哪方面都推广了棉花的普及。”
又很快开心起来:“真的是个很厉害的人,所以黄道婆被人称为‘棉神’,到现在还有她的庙呢。”
此时刚乘船逃离乌泥泾镇的黄道婆面上抹了一层黑灰遮挡容貌,但在灰扑扑的容貌上却有一双格外明亮的眼睛。
明亮到泛着水光。
她其实不叫黄道婆,只是没人在意她的名字。
天幕上,说的是她吗。
天幕上,说的是她吧。
她不仅成功逃离了那个地方,还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还——还被来自千年后的仙女可怜她的遭遇。
她说‘她要是在现代,一定会是一个很好的设计师和工程师’。
黄道婆不知道什么是设计师,什么是工程师,她不知道那是不是千年后才出现的名词亦或者现在就有了,她却不知道。
因为在她的生活中就只有下地,织布,挨打,下地,织布,挨打。
她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难以喘息,只偶尔才能从被黑色盖住的天空中一窥外面的世界。
在逃出来后,她本为自己的未来而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孤身一人将会遇到什么,是会比黄家好,还是会比黄家坏,黑色的天只是变得浑浊了些,但却依旧不明亮。
&em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