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
“大武,你带的人是?”梨花婶子抬头,视线落在三人身上,边说边起身。
大武解释了,“婶子,他们要买田地哩,你不是正好想要卖田?我就带他们来了,你莫怕,我在这儿等着,他们伤不了你的。”
“我家是有水田要卖,你们出价多少?”梨花婶子也不拖延,直接开口就问,听见报价,她摇摇头,“太少了,能不能多点?”
常知州又说道:“我们再去问问别家。”他带着竹清与萧扶风略走走就出了黄梨村,“两位大人,黄梨村算是大村子了,可村民们依旧需要卖田卖地全家去外边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在随州已经没有了出路,大多数人都抛弃祖地背井离乡。”
接下来她们还去了其他几个村子,入目皆是荒凉,有一些房屋甚至结了蜘蛛网,已经没有了人住。
竹清脸色凝重,“人口流失这般多,常知州可有上奏给陛下?”一般来说,知州是有权力限制百姓出入的,但很显然,常知州并没有这麽做。
“奏折似乎被人拦下了,下官屡次上奏,也没个结果,不得陛下的旨意。”这正是常知州带竹清与萧扶风去黄梨村的目的之一,希望通过她们两个让陛下知道,随州已经到了不得不休养生息的时候。
“既这样,随州暂时就不适合开办书院了,你别急,我写信告知陛下,延缓随州开办书院的时间。”竹清说,没想到这个下州情况竟然如此坏,但她也没有偏听偏信常知州的话,而是和萧扶风商议,私底下调查,如果属实,再告知陛下。
*
十日后。
竹清写信,萧扶风就在一旁与常知州聊天,大抵都是百姓们谋生的法子有多少,最后发现,背井离乡居然算是不错的办法了。
“像之前我们看见的那个梨花婶子,我认得她。她夫君是去年战死沙场的士兵,骸骨送回来时,当场便哭晕了。她守着一个儿子,日子艰难,怕下回征兵把她儿子征去了,所以想着离开随州。”常知州说,“随州百姓多女儿少儿子,小娘子们嫁去外地,渐渐的,随州出生的孩子就少了。”
多种原因结合在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