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杨秋听到贾诩的疑问,她转过头来,笑着说出了这样一个答案。
“不是很特别的事情,只是我十年之前就决定造反了,所以感叹时光匆匆,如今竟然已经十年过去。”
这本是一个寻常的答案,但贾诩却倒吸一口冷气。
十年之前大王才多少岁呀?那不是才几岁吗?
几岁的孩子竟然都决定造反了?
杨秋也发现了贾诩的震惊之色,她猜到了对方此刻的想法,于是杨秋刻意笑着问了起来。
“文和信了?”
贾诩如今已经在昭国呆了接近半年,也摸清楚了这位昭王的脾气。
大多数时候,昭王都非常亲和友善,但有时候却偏偏喜欢捉弄人。
所以贾诩这一刻也不能判断杨秋此言真假。
“大王不是说过自己从不说笑吗?”
“但这事儿你不是知道已经是假的吗?”
毕竟杨秋经常说笑,贾诩这话分明就是用杨秋以前的话堵人。
“看来是真的了,大王果然是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这半年的时间,杨秋没让贾诩做什么特别的事情,而是一直让他待在自己身边,观摩昭国的政务处理。
因此,这半年的时间,也足够让贾诩了解昭国目前上上下下的体系是如何运转的,以及昭国目前的财政兵力是何等情况。
“文和觉得这些人未来会成为昭国的顶梁柱吗?”
杨秋的视察并不是打扰这些人的考试,只是在外面观看,所以她和贾诩边走边聊。
贾诩自然知道昭国目前的选拔人才有多个方面,除了刚刚建国时候的考试,学堂里面的学子,还有从乡里之间教化的读书之人,军队里面的退役之人。
反正只要是能够读书写字算数,都能从基层官吏做起。
而只要能做出成绩,这些人最后都能得到提拔。
所以现在看起来人人都有希望,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