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消息,也是为了让明日的节日过得喜庆一些。
我只是廷尉府一个侍郎,涉及到半年前的军事布置,我着实不清楚。
不过以我们这位大王的风格,上次出兵凉州,众人还以为大王当时去了幽州战场,谁能想到一举定下凉州?
按照以往经验来推测,你的猜测大概率是对的。而我还可以肯定,汉中早就被朝廷所控制,只是为了攻打益州,一直没公布这件事情罢了。”
凉州,那确实是很漂亮的一战。
曾经乱了那么多年的地方,现在已经安宁了下来,还让西域的通商道路开始变得繁华。
“郑公抵达长安一事,天下士子恐怕都会关注,但昭王现在在益州,昭国这边是如何打算的?
毕竟以郑公的身份,他说的话恐怕会对天下读书人产生影响。难道昭王真的不担心吗?”
司马懿可不觉得,郑玄的到来只是为了和昭国的士子们交流一番。
这很有可能是关东与关西两地的经学要开战了。
若只是普通名气的大儒名士争论,那跟凌霄楼的辩论也没什么区别,大家都习惯了,不会惹得天下人瞩目。
但是郑玄不一样,他可是直接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融合在了一起,可以算作关东之地经学第一人。
也就是说他掌握着经学言论的解释权,大家都信他的解释说法。
虽然也有人不赞同,但这世界上就是谁的声音大,谁的言论就有道理,如今的郑玄,那绝对是当世大儒第一人。
他要来找昭国,也没有人阻拦,长安这边早就已经派人接待了郑玄一行人。
现如今司马懿想的是,万一郑玄要从政治或者谶纬之说上攻击昭国,虽然不会让昭国元气大伤,但在名声上也是会大受影响。
这个年头,每个诸侯下面都会养一些大儒名士,其实就是为了争取话语权,如果按照现在的说法,那就是要给自己养一批水军。
当然,水军的质量有好有坏。
劣质的水军就是复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