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贴,当别人言论的喉舌,没有自己的见解。
高级的水军就是能够从思想上让人信服,让人觉得他说的都是对的。
“郑公并非那等浅薄之人,长安如今的情况,所来之人都会受到震撼。郑公就算最开始有针对之意,恐怕接下来也会转换方法。
更何况,我昭国也有蔡公坐镇,王公亦是德高望重。若真争论起来,那可不一定会输。
真要斗得厉害,无非是再来一次白虎观之辩。这天下乱成这个样子,总是要重新辩一辩,方能知道谁对谁错。”
说起来,杨修觉得郑公对古文经学做注释的方法,不就是掺杂自己的私人见解吗?
他杨家也是诗书传家,治学《尚书》,偏向于古文经学,向来瞧不上今文经学微言大义,扭曲经学。
郑公虽然是从大儒马融,学的是古文经,但现在却走出了郑学这一条道,给古文经做注释,掺杂自己的私货。
这不是又和今文经学靠拢在了一起吗?
要能说实话的话,杨修是瞧不上这种方法的,但无奈人家地位高,这种实话心里想想就算了。
好在他们昭国有蔡邕这位古文经大佬坐镇,杨修也不是很担忧。
此时另一边,诸葛亮也在与自家兄长细谈。
诸葛瑾几乎所有精力都在为下个月的考试准备。
外界的事情,除非与朝堂和考试有关系,其他的他暂且没有精力关心,比如郑玄到来长安可能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