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李汉随即以‘既然之前的一切决定当不得真,那中俄两国签订的停战协议也当不得真,两国依旧处于战争状态’。他这自然是半真半假的威胁,偏偏英国人就算是知道他这是威胁,也不敢去试试中国敢不敢重新恢复前线的战争状态。
僵持维持了几天,最终11日得到国内的回复后,贝尔福承诺将英国之前承诺归还中国的威海卫军港交还中国,这才让中国的态度软下来,同意更改谈判地点。
不过虽然同意了更改谈判地点,但李汉依旧拒绝将谈判地点选择印度。他态度十分明确,英俄两国都是协约国成员国,将谈判地点设在英国殖民地,于俄国十分有利,但对于中国却十分不利。他向英国要求将谈判地点设在菲律宾马尼拉,并为此特别约见了美国国务卿兰辛。
兰辛起初是十分赞同的,但不知道英国人给予了他什么承诺,总之,在一天之后,兰辛突然改了口,委婉劝说李汉,甚至用上了南洋地区当前局势比较混乱的借口,希望他能接受在印度新德里的谈判。
李汉这要求纯粹是在拖延时间,在贝尔福暗保证到1917年4月总税务司安格联的五年任期满后,英国将总税务司的控制权完整交还中国后,李汉总算是点了头,同意将谈判地点改在印度新德里。
不过,这一番纠缠。中国也成功的拖延了更多的时间,结果当李汉敲定了中方将派遣以外交部总长陆征祥为首的代表团,前往印度新德里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11月的下旬。
之所以派出外交总长为代表,主要还是因为俄国派出的代表团团长赫然是伊万?戈列梅金,俄国的现任内政大臣,在五个月之前,他还是俄国的大臣会议主席。
在他的再三要求下,劳合乔治也处于打击中国,维持英国在远东霸权的目的,同意了俄国人的要求,向亚瑟?贝尔福转达了英国人的要求,并希望他说服中国,将谈判地点改在英国的印度殖民地新德里。
得到了英国人的保证之后,尼古拉二世顿时底气十足。西伯利亚地区的冬天来临了,尽管中俄两国宣布停止前线的动作后,中国依旧没有撤兵,但尼古拉二世很自信,中国人不可能在西伯利亚会降到零下三四十多的温度下继续向俄国发动进攻,因为他们的补给线已经绵延数千里,几乎与俄国相仿了。
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