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梯开门,凌穗岁和荆心怡并肩走到餐厅。
酒店早餐是自助式,都同行一路了,凌穗岁就顺势邀请荆心怡同桌吃饭。荆心怡飞快答应,嘴边的笑容怎么都压不住。
凌穗岁心里想着今天的拍摄内容,余光看到荆心怡在那乐呵呵地笑,不禁挑了下眉毛。
年轻人还在那乐呢……她估计不知道,电影临近杀青,藤导今天要赶进度,全剧组大概率都要加班。当然,她也会陪着。
两人先随便聊了会,话题很快就扯到了《易如反掌》上。毕竟这是凌穗岁的在映电影,也是她和荆心怡的首搭(母带版)作品。
“我看到你写的影评了。”凌穗岁说,“陈越宁昨天转发给我的,很有意思。”
荆心怡谦虚地表示:“因为我真的很喜欢这部作品,看完之后就是有感而发,想写点东西。”
至于为什么会是陈越宁转发给她……很可能是陈老师很关注自己名字和角色名相关的热搜吧。
荆心怡的切入点很特别,她在影评中写到,《易如反掌》并没有通过性转版的贝氏测试。
所谓的“贝氏测试”,其实是美国漫画家allison bechdel提出的三个标准:电影中必须有两个及以上的女演员,且她们在电影里必须有名字;女演员之间必须有对话(不能是无意义的寒暄);对话的内容和男性无关。
这个测试原来是用来衡量一部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塑造是否达标,但如果把这个标准换成对男角色的要求,那《易如反掌》是非常不过关的。
除去打酱油的龙套外,电影里有四个戏份较多的男性角色,分别是钱光宗,贾明,以及没有名字的钱父,家暴钱菊的丈夫。
相对来说,钱父和钱菊丈夫的戏份最少。钱父只和钱母对话,钱菊丈夫也只在殴打钱菊时出现。
他们每次出场,都是旗帜鲜明的反派。钱父的游手好闲衬托钱母的辛苦勤劳,钱菊丈夫的暴力手段只为了突出钱菊的苦难处境,这两个是不必赘述的用于推动情节的工具人。
钱光宗只比这两人好一点,至少他有名字,有主动闯祸的支线。但究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