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他的行为也可以用“给沈蕙找麻烦”来概括。
无需铺垫,没有反转,他是家庭里重男轻女的既得利益者,天然站在沈蕙的对立面。到电影结尾,这个角色的行为都不会颠覆他刚出场时留给观众的标签化印象。
上面这些都是带过,荆心怡的重点分析还是落在了贾明身上。
按戏份和主演名单上的顺序划分,他应该是本部电影的男主角,但贾明的故事线同样无法通过性转版贝氏测试。
他的所有戏份,几乎都是和钱兰的对手戏,还有少部分是和沈蕙的回忆。他的出现是为了满足钱兰“找个有钱人跨越阶级”、“向沈蕙复仇”的需求,他在发现事情不对劲和钱兰对峙时,对钱兰竟然敢冒充沈蕙的愤怒,也明显大于自己被她欺骗利用。
如果站在贾明的角度,很容易就能发现这是不合理的,但这一段情节发生在电影剧情里时,它就会变得丝滑又自然。
这其中固然有观众下意识代入主视角的缘故,以及导演的镜头聚焦在钱兰身上,观众们看到的是她的反应,而非贾明的心路历程;不过说到底,还是因为贾明这个角色,本质上是沈蕙所处阶级的真实代言人。
从某个角度说,他就是沈蕙的另一面,是她不曾展示,或者在电影里掩饰过的性格延伸。
荆心怡写道:【为什么这个代言人前面要加个“真实”的前缀呢?因为沈蕙展示在人前的形象,是伪装起来的,符合大众对有钱人慕强想象的样子。
沈蕙在商场上杀伐果断,对普通人优雅亲和,她是完美的大小姐,网友会把她代入成小说里的豪门千金女主。
而贾明呢?他的傲慢不加掩饰,他挥金如土,不把钱当钱,对普通人不屑一顾,嘲笑他们这辈子注定是牛马的样子值得被挂在路灯上。
他和沈蕙的区别,只在于后者会伪装,而他连装都没装。他对钱兰说,“你不配长成这样”时,其实是编剧借他之口,说出了沈蕙为了维持人设,不会说出来的心里话。】
无论是从阶级,还是从个人情感上,贾明都无条件维护着沈蕙的利益。
所以在他和钱兰最后那场戏里,钱兰的吼叫、咆哮和一系列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