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镇内培养起来的“大企业”,基本就两家,一是魏氏铁匠铺,靠幕府的军工订单挣了不少钱,但它缺乏一个竞争者,目前基本满足于提供中等质量的产品,没有任何危机感。
另外一家就是大通马行了,但这是一家承担了很多非经营任务的垄断企业,没有分析价值。
魏氏铁匠铺未来会发展到什么样?邵树德不知道,但感觉不会有太高成就。
这是古典时代,没有任何近代文化、制度、生产力元素存在的土壤。
一旦统一成一个完整的帝国,将没有对手,也就没有任何动力对自己做出改变。
改革,从来都是否定自己,是很痛苦的。我原来那一套玩得很好,凭什么改变?
即便你是开国皇帝也无法逆天,因为人脑子里的思想改变不了,更悲哀的是你都找不到几个与你持相同看法的人,别人当你犯癔症了!
但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偏偏是与思想文化的进步、社会价值观的改变、政治制度的改革相辅相成的。邵树德不想革自己的命,他只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利用自己的威望,为一些技术上的进步提供权力方面的保障,尽量抓紧这几十年的时间,能提高多少是多少。最重要的,是要能推广开来,被更多的人熟知并运用,让它再也不会消失。
他可以想象到,在他死后,这个他一手建立的体系多半会走形乃至于名存实亡,会被现实社会同化。
但在此之前,多培育了一颗良种也是好的,多产生了一些冶铁方面的技术进步也是好的,多推广了一种农业生产模式也是好的,多扩大了一些版图也是好的……
这是他为自己在这个年代的生杀予夺、骄奢淫逸的“付费”。
农业方面,三茬轮作制在灵州推广多年了,种子收获比稳定在1:12以上,且还是多种农业混合经营的模式,抗灾能力更强,对吸引蕃人定居也有很大的作用。
而在此之前,北方农田平均亩收一斛,种子收获比只有1:7。在这件事上,他自觉对得起全天下的田舍夫。未来如果拿下河阳,那里与白地无异,他打算学灵州,全面推行三茬轮作制。这种农业生产模式还有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要以养牲畜为前提,尤其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