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利尼西亚人、南岛语系族群源自何方?拉帕努伊岛原住民来自何方?他们与万里之遥的中国有没有一丝丝联系?这些问题最终都要靠基因研究来提供答案。
从婆娑宝岛到大洋孤屿
今天的南岛语系族群总人口达2.5亿,地理分布极其广阔,最东边抵达东南太平洋中的拉帕努伊岛,最西边生活在非洲东南部的马达加斯加岛,向南到达新西兰,向北则分布在中国台湾,他们的分布范围东西跨度超过了地球周长的一半。面对如此广布的海岛人群,他们的起源和迁徙历史吸引了各个领域的学者要一探究竟。
拉皮塔文化是大洋洲及太平洋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一种史前文化,分布于南太平洋的美拉尼西亚群岛及波利尼西亚群岛的西部,活跃时期在距今3500年前,这些古人会制造绘有复杂图案的陶器,以及用贝壳制作一些饰品。他们曾经驾着独木舟,勇闯整个太平洋。今天分布在太平洋海岛上的岛民们,很多都是拉皮塔人的后代。
拉皮塔人曾经在距今3000年前抵达位于南太平洋西部的瓦努阿图,今天美拉尼西亚群岛中的一个岛国。过去的理论认为,拉皮塔人是从澳大利亚大陆、巴布亚新几内亚岛启航,向东迁徙到瓦努阿图和其他太平洋岛屿上的。后来,科学家从瓦努阿图的考古遗址中找到了古人遗骸,能够用于基因分析。他们对比了来自亚洲、大洋洲总计80多个族群近800人的dna样本,结果发现,瓦努阿图古人的祖先与亚洲族群基因联系紧密,特别是与台湾族群的联系更近。基因研究一举推翻了瓦努阿图古人来自澳大利亚大陆的猜想,证明他们来自亚洲。
基因描绘的拉皮塔人航行路线是这样的:他们的祖先很可能从树影婆娑的台湾岛出发,跨过台湾岛与菲律宾群岛间的巴士海峡,进入菲律宾群岛,然后继续南航,到达了一个比较大的岛屿—新几内亚岛,这个大岛如今行政区划一分为二,东部属于巴布亚新几内亚,西部属于印度尼西亚。在拉皮塔先民来到这个太平洋第一大岛时,岛上已经生活着古巴布亚人,如今南太平洋的人口中,有1/4有着巴布亚人的基因。按说两个族群相遇,应该会发生基因融合现象。然而,奇怪的是,瓦努阿图古人基因中,几乎不含有任何巴布亚人基因。也就是说,那些从台湾岛一路南航而来的拉皮塔先民,并没有与岛上原住民发生什么情感关系,而是毫不留恋地从新几内亚岛北岸掠过,向东前往所罗门群岛,然后继续向广阔大洋中的岛屿迁徙。
学者们把以拉皮塔先民为代表的南岛语系族群的迁徙总结为“快车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5页